關於疫情我們不能控制的是 : 每天染疫的人數。 我們能控制的是 : 戴好口罩,好好洗手,避免群聚,控制支出,各類自主線上學習,提升家人互動品質,增進廚藝……。 疫情雖然讓許多事都停擺,但專注在自己可以影響或調節的事情上,而不是專注在自己無法著力的事情上。當我們專注在自己能做的,而不是自己做不到的,自然會有力量與信心向前。
當我們遇到挫敗或事情不如意時,難免會悶悶不樂,有憂鬱的情緒,因此憂鬱情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之一。但如同天氣,一天的陰雨並不會造成重大影響,連日暴雨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災害。如果憂鬱的情緒過為嚴重,持續的時間過久,無法拉回甚至失去控制,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上身了。
正念是需要練習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,因此本文將為各位介紹各式常用的正念練習,也告訴大家練習後會有什麼效果,讓你快速了解正念的訓練法則。
連續八天的MB3教育密集訓練讓我想到前幾年非常火紅的劇集「魷魚遊戲」,越是面臨生死交關,越能凸顯人性真實的一面。只不過身為MB3學員的我們很安全,八天的旅程讓我們打破厚重的殼,破繭重生看見自我的多元面貌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有句話:「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,卻不能強迫牠喝水。」這句話表達了人際關係中課題分離的重要性。生活中的壓力往往會讓人感覺自己在溺水,而「當阿德勒與正念相遇」的工作坊正是一個能幫助我們浮出水面、獲得新鮮空氣的學習機會。
文章回顧了七篇研究。結果顯示,大多數參與正念減壓課程的受試者在課程後皮質醇分泌下降。這顯示出正念減壓課程有助於減少壓力。
在園長溫柔的堅持下,正念散播在園內的每個角落。一年一年下來,愁容逐漸轉變,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微笑與更多的友愛。說這裡是正牌的「正念機構」,絕不為過。
老師、父母都會叫孩子「專心!」,卻從來沒教過他們「如何專心」。專注力之所在,即成就之所在。這個年代好多人、好多機構在掠奪搶食大家的專注力,把整個社會和世界推向集體大分心的時代
2010年我從美國學習回來,認真要把正念減壓引入台灣時,面臨到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沒有中文練習音檔。正念減壓的練習音檔有4個,每個都45分鐘。換言之,當時我需要把音檔寫下英文逐字稿,翻譯成中文,再加以錄音。這是極為龐大的任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