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上受憂鬱症所苦的個案,在憂鬱症發作時的共同經驗是:好像被整個世界遺棄,強烈的孤獨感,無法感受到外界的任何連結。深陷在負面的想法迴圈,在腦子裡不停的自我攻擊和自我打壓。越努力逃避和擺脫這些感覺,反而越陷越深,感覺做甚麼都沒用,這樣的憂鬱狀態永遠不會結束,自己永遠不會變好,未來沒有任何希望!
「正念」一詞近年來越來越火紅,國內、外網紅也常提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會進行「正念」、每天擁有「正念時刻」,因此許多PTT、Dcard、論壇的網友,也希望能學習正念,但不知道如何入門,尋找適合自己的課程或老師。這篇文章將回答網友最常提出的六大問題,例如: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正念課程,正念可以如何幫助自己、又會幫助到哪些生活的層面?透過簡單清楚的說明,讓大家能夠安心、輕鬆地開始踏上正念之旅。
正念的基本概念、實踐方法,以及它與其他練習(如冥想)的差異,仍有許多人感到困惑。為此,我們整理了常見的正念相關問題,期望這些解答能夠幫助您增進對正念的理解,並開啟您探索這個實用且富有深意的身心健康學習旅程。
很多時候我們對專注力的觀點太過窄化,覺得只有運用在讀書是有意義的。專注要要有最佳發揮不是渾然天成,也不是『本來就應該這樣』,而是有相當條件的。以下說明6個專注力發揮的決勝關鍵。
正念減壓課程與其他正念課程,兩者其實是不一樣的。正念減壓課程基本上對成年人都是適合的,但也不是『每一個人』,有些限制還是需要注意的。
外在壓力源與內在的壓力源不是獨立存在的,兩者會不停地交互作用。例如要求完美者,若工作量突然增加時,很容易覺得壓力山大。例如個性比較喜歡掌控者,對於變化的接受度通常很低
我一直都在做青少年工作,大量輔導有問題的孩子。但即便很努力,成效都不是很好。深深體會:當人有問題了,才要來解決,真的很不容易。
覺察身體,是聚焦在身體變化的感知。溫柔地將注意力停留在整個身體的覺察,領受整個身體的感覺,觀察身體裡或細微、或顯著的變化。如果你坐得比較久一些,酸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都可能漸漸浮現出來。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
截斷壓力循環,讓頭腦暫時斷線,準備接收新靈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