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覺察到自己在帶領時無法有好的同在品質時,就會很快地開始自我撻伐,接著就是進入更用力﹑更努力地想要「Do more, do better」的行動模式。更加上長期使用「弱化自己的不舒服,將做得好的部分視為理所當然」作為self-improvement的策略。
隨著醫療現況越來越艱困,每年變異的流行病毒株、疾病傳播速度與致命程度也讓醫療人員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醫護、醫療專業人員或是臨床實習生在這樣的環境下,我們已經無法僅以過去優先「照顧好病人」的衝勁工作或是實習,而是有方法能讓自己穩定、有方式隨時調節壓力與不適,保持身心與生活的平衡。
當課程結束後,生活很快回到了原本的節奏——工作、家務、孩子,每天的待辦事項總是填滿時間,練習也漸漸被擠到最後。 「我一直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時間練習。」Pei說。 她一開始總是這麼想,直到有一天,當她在忙著處理工作、趕著完成生活大小事情時,突然問自己:「真的是沒有時間練習嗎?有沒有可能讓練習更規律而有動力呢?」 這個問題開始在她心裡發酵.....
多工,也就是一次做多個任務。多工感覺上真的比較厲害,但根據研究顯示,多工的生產力其實沒有自己或別人想像得那個高,甚至比單工還少40%。
你上次感到開心、快樂是什麼時候呢?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內心有什麼想法,還是對這個感覺有點陌生。也許,你不是真的不知道,而是不開心太久了。不開心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,但長時間的不開心會造成心理和身體很大的負擔。那麼,到底為什麼我們會不開心?
在我學習正念減壓之前,差不多也是用這樣的方法面對身體的疾病,視疾病為外來者/敵人/絆腳石/不合作者,還對生病的身體生氣。你,也會這樣嗎?
有位病友說出大家心中深沈卻難以言明的真實感受,勾動了在座所有的病友和家屬,許多人淚水緩緩從略顯疲憊的臉龐流下來。然而,更多的是心疼著家人所承受的痛苦,家屬無能為力,只能把淚水往心底肚裡吞。
今天期末考時,我有用到正念身體喔。考數學前五分鐘我同學何OO跟我說,等一下我們一起來做正念身體好不好?我跟他說好啊。然後我們就在老師發下考卷之前開始練習正念身體。
身體掃描是讓我們在舒服、自在的狀態下,溫和友善地培養覺察與放鬆能力。透過一個部位,一個部位地去感受身體,將能帶著我們重新找回與身體之間的連結。試想,不舒服的時候,你的身體感覺會很明顯,但是舒服的時候呢?沒感覺的時候呢?很多時候,我們或許都會忘記要去感受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