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八天的MB3教育密集訓練讓我想到前幾年非常火紅的劇集「魷魚遊戲」,越是面臨生死交關,越能凸顯人性真實的一面。只不過身為MB3學員的我們很安全,八天的旅程讓我們打破厚重的殼,破繭重生看見自我的多元面貌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中有句話:「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,卻不能強迫牠喝水。」這句話表達了人際關係中課題分離的重要性。生活中的壓力往往會讓人感覺自己在溺水,而「當阿德勒與正念相遇」的工作坊正是一個能幫助我們浮出水面、獲得新鮮空氣的學習機會。
文章回顧了七篇研究。結果顯示,大多數參與正念減壓課程的受試者在課程後皮質醇分泌下降。這顯示出正念減壓課程有助於減少壓力。
兩位帶領者努力讓自己穩定不被勾住,每周窮思竭慮摸索並運用各種適合的方式與媒材,如音樂、繪畫、書寫、影片、卡片等。更重要的是,讓孩子們體驗未動用到絕對權威的互動。老實說,過程非常辛苦,
我把正念運用到洗碗、拖地、等人,隨時可以找到自己。正念讓我明白自己在做什麼、在想什麼。學習正念後很容易看見事情的由來,生活變得簡單。
他們所屬公司相當優秀的同仁,他們對自己在職場上的工作效能都有相當高的要求,也因為這樣,自覺到這樣的壓力帶給生活其他面向的負面影響,例如:身心高度緊繃、對他人失去耐心與連結。
五層次靜坐是大約45分鐘的完整版練習。五層次的順序是從呼吸覺察開始,接著覺察身體、聲音、念頭與想法,最後是開放的覺察,層層開展。前面幾個對象,我們都有分別引導過的經驗(歡迎參考前面的練習),而最後的「開放的覺察」,又被稱為無選擇的覺察。這個階段並沒有特別選定的覺察對象,一開始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太習慣、或有點陌生,因此一定需要前面的一些基礎。
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,運動員要面對嚴苛的訓練以及困難的挑戰,不管在身體或心理上都會有強健的素質,但也緣於這個想法,使得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常被低估,甚至運動員本身擔心類似的偏見而躊躇不敢尋求幫助。
作者艾克哈特‧托勒自述在30歲之前一直生活在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中,情緒低落,不時萌生尋死的念頭。29歲某一天夜晚,他充滿恐懼驚醒並瀕臨崩潰,「我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了。」內心反覆出現這想法,突然間他意識到這想法不對勁,心想:「如果我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,那代表我是兩個人,『我』和那個受不了的『自己』?他們之中說不定只有一個是真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