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正念越來越流行,但關於正念是什麼,很多網路資訊其實是錯誤的。在這篇文章中,將用最簡潔精準的方式,一次告訴你所需要知道的重點。
根據《2024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》指出,台灣兒童的主觀生活滿意度僅為68分,明顯低於國際平均的75分,顯示孩子的幸福感正逐年下滑。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轟炸、3C誘惑與多重期待。除了知識性學習,孩子們更需要方法能幫助他們穩定身心、培養專注與心理韌性.....
近二十年來正念的研究重點,也從自陳式量表(主觀經驗改善),擴展至腦造影的研究。本文2024年發表於《Biomedicines》期刊,是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包含了正念對大腦結構、功能與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等。該研究不僅回應了「正念是否能改變大腦」的核心問題,也為神經復健、臨床心理治療與跨領域應用提供了更具實證基礎的神經機制解釋.....
最讓我動容的是,這五天讓我從自我照顧開始,逐步走向整體療癒與充電賦能。無需多言,這份「潤語細無聲」正是我與自己、與他人深刻連結的真實寫照。
提到「心靈課程」,許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個人成長、靈性開發、潛能開發等,甚至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課程。不可否認的,類似這樣的課程在某些程度上確實幫助過一些人度過難關,提升個人成長,發現內在潛力,帶來關係上的和解。所以,在此我們不主張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許多心靈成長課程是很棒的。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清楚地探索自己的學習方向,讓心靈成長真正成為支持我們生活的力量,幫助自己、促進自我成長,陪伴我們走向穩定、自在的旅程。
和解其實非常不容易,當我們是受害者時,更容易覺得「憑什麼?為什麼是我要和解?」、「為什麼不是他來跟我和解?」、「造成問題的是他,不是我!」 光是這些心中的低吟,就足以消耗我們很多內在能量,我必須說實話,和解,不是為了爭是非對錯,也不是為了爭一口氣。和解,只是要讓事情能夠真正過去,不是假的過去。就好像在洗陳年污垢,乾淨,是為了讓自己舒服。和解的內在工程並不輕鬆,甚至可能扎心,會經歷若干挑戰.....
正念練習不僅僅是靜下心來,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透過正念,我們學會如何在不必改變外在環境的情況下,改變我們對壓力、焦慮和失眠的回應方式,從而達到促進身心放鬆和改善睡眠的效果。
每一個階段的師資培訓經驗,猶如不斷淨化自己成為正念的“管道”。我持續精進自我覺察和智慧,用初心、友善和慈愛,與夥伴們同行。在這愛的管道裡,我陪伴、支持並欣賞每一位夥伴的練習,凝聚團體的動力,成為彼此持續精進的助力。透過正念練習,讓大家能夠連結本自具足的力量、愛與智慧,通向覺醒、自主、完整、豐盛的人生
工作中遇到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項目,當你感到壓力很大,情緒開始焦慮和不安時也可能感到煩躁,覺得事情怎麼都做不完,甚至全部事情都嘎在一起。透過正念練習,慢慢地將事情釐清與分層,可以更看清工作的整體樣貌,一件一件事情,依重要次第安排處理,調節工作所帶來的壓力與負面情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