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上受憂鬱症所苦的個案,在憂鬱症發作時的共同經驗是:好像被整個世界遺棄,強烈的孤獨感,無法感受到外界的任何連結。深陷在負面的想法迴圈,在腦子裡不停的自我攻擊和自我打壓。越努力逃避和擺脫這些感覺,反而越陷越深,感覺做甚麼都沒用,這樣的憂鬱狀態永遠不會結束,自己永遠不會變好,未來沒有任何希望!
2021年11月,中心的胡君梅 老師、姚怡君老師與黃智瑄老師,為三星與關係企業的同仁們,帶來一場『啟動腦袋新哲學』的正念工作坊。經由生動活潑又深入淺出的介紹,讓同仁們更了解正念是什麼,以及覺察與思考的差異,用最少的時間給同仁有感的體驗與好用的知識。
每次開課數百人爭取,臉書、高盛、麥肯錫紛紛引進,他們這樣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!
沒有壞小孩只有沒被同理的小孩、世上沒有完每個人,犯錯是學習的教材、少貼人我的標籤與定罪、能覺察平靜的人才會有品等。
老師、父母都會叫孩子「專心!」,卻從來沒教過他們「如何專心」。專注力之所在,即成就之所在。這個年代好多人、好多機構在掠奪搶食大家的專注力,把整個社會和世界推向集體大分心的時代
「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,需要刻意練習。」止語營結束後的回程路上,突然一驚,原來我這幾天就是在身體力行這句話呀~
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到2030年憂鬱症會是造成全球社會經濟負擔第一名的疾病。隨著國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增高,社會大眾慢慢理解罹患「憂鬱症」是生病,但也因為理解的程度不一,容易把「憂鬱情緒」和「憂鬱症」混為一談。
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IH)推薦正念減壓(MBSR)是給癌症病人的首選培訓。本文將從實務的角度,分享正念減壓訓練對癌友的三大助益。癌因性疲憊(cancer-related fatigue, CRF)是癌症病人最常經歷,且經常持續很久的一種不適症狀(Banipal et al., 2017)。這會造成癌友諸多層面上的困擾,如身體、心理、情緒及認知等,更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。
截斷壓力循環,讓頭腦暫時斷線,準備接收新靈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