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可以真切地活出自己

2025-04-11 止語營|許豪 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執行長
終於可以真切地活出自己
一段潤語細無聲的體驗——2025.4.2–4.6。
這五天的靜觀止語營,是我盼了一整年的禮物。一段許久未曾擁有,卻一直放在心上的時光——與自己全然相處的機會。
 
 

為回到自己做準備

在宜蘭佛光大學那片遼闊靜謐的校園裡,參加了由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舉辦的五日正念止語營,地點在百萬人興學紀念館。遠離市區的喧囂,置身於近乎空曠而靜謐的校園之中,身心彷彿回到了更純粹的狀態。我更靠近自然,也有機會更貼近內在的自己。

止語營以正念為基礎,延續了「非宗教性」的精神,拋開傳統儀軌與形式的羈絆,純粹萃取當代正念的精髓,回到一種簡單而更貼近自己狀態的練習。在這兒,正念靜觀不只是靜坐,而是覺察,在舉手投足中將正念覺察融入日常,溫柔地與生活無縫連結。

當我踏進活動場地的那一刻,就深深感受到空間極為恰當。場地舒適,三餐以蔬食為主。住宿安排細緻周到,每一個小環節都藏著主辦單位的用心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整個佛大校園內的步道、山路與景觀都成為靜觀練習的天然延伸,遠離了傳統靜坐僅限於教室內的空間局限,身安定,心也漸漸穩定。
 
 

投入練習的關鍵

課程非常尊重每個人自己的節奏,強調照顧好自己、不打擾他人,也在靜觀中練習覺察心之所向自然的流動。這份充滿信任的自由,反而更讓我願意投入練習。

每天清晨,以正念早餐揭開序幕,練習帶著覺察盛飯菜、細嚼慢嚥、覺察飢飽;接著靜坐、身體掃描、正念瑜伽伸展與行走,動靜交替進行。每30分鐘的鈴聲,就像一個溫柔的提醒:「回到當下。」午後有充足的休息與行走靜觀的時光。晚上大惠老師的講課與正念練習,靜靜梳理一天的身與心。然後帶著平靜的心,安然入睡。
 
延伸閱讀:《止語營|原來我如此內耗》


書上說的,不如親身體驗

這五天,我每天按時睡覺,晨起運動伸展、行走於校園步道上,呼吸新鮮空氣、聆聽鳥鳴。無意中竟然可以每天步行超過一萬步。原來,當身體的節奏被重新喚醒,它自然知道何時該動、該靜、該吃、該休息。這種簡單的生活,反而讓人心生踏實。

大量地正念的科學研究證實,MBSR、MBCT或其他以正念為基礎的介入方案(Mindfulness-Based Interventions, MBIs)對於神經可塑性、身心調節、提升韌性、自我覺察與疾病療癒等,都有顯著效益,病症包括癌症、慢性疼痛、心血管疾病、焦慮症、憂鬱症等。

但這次,我不再只是僅止於書本上的「知道」,而是真實地親身「活過一次」。那是一種來自身心的印證與體現——正念,不只是有療癒的力量,也是一種深層的自我照顧與充電。幾次的親身體驗讓我更確信:正念在醫療照護、職場復原與療癒中,是非常有意義且重要的,可以真正地加惠自己、病患與大眾。
 
延伸閱讀:醫療專業人員與實習生的正念訓練:隨機對照試驗的綜合分析 


 

療癒與連結

最讓我動容的是,這五天讓我從自我照顧開始,逐步走向整體療癒與充電賦能。無需多言,這份「潤語細無聲」正是我與自己、與他人深刻連結的真實寫照。透過正念,我學會了如何真切地活出自己,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,生活能持續充滿風味、從容不迫;在「苦樂交融(Full Catastrophe Living)[1]」中,讓煩惱減少、喜悅增多,智慧悄然生長。

 
[1]小編註:Full Catastrophe Living是《正念療癒力》一書的英文書名,作者:卡巴金博士。



(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,讓我們一起尊重智慧產出,如需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喔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