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階段的師資培訓經驗,猶如不斷淨化自己成為正念的“管道”。我持續精進自我覺察和智慧,用初心、友善和慈愛,與夥伴們同行。在這愛的管道裡,我陪伴、支持並欣賞每一位夥伴的練習,凝聚團體的動力,成為彼此持續精進的助力。透過正念練習,讓大家能夠連結本自具足的力量、愛與智慧,通向覺醒、自主、完整、豐盛的人生
提到「心靈課程」,許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個人成長、靈性開發、潛能開發等,甚至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課程。不可否認的,類似這樣的課程在某些程度上確實幫助過一些人度過難關,提升個人成長,發現內在潛力,帶來關係上的和解。所以,在此我們不主張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許多心靈成長課程是很棒的。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清楚地探索自己的學習方向,讓心靈成長真正成為支持我們生活的力量,幫助自己、促進自我成長,陪伴我們走向穩定、自在的旅程。
近二十年來正念的研究重點,也從自陳式量表(主觀經驗改善),擴展至腦造影的研究。本文2024年發表於《Biomedicines》期刊,是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包含了正念對大腦結構、功能與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等。該研究不僅回應了「正念是否能改變大腦」的核心問題,也為神經復健、臨床心理治療與跨領域應用提供了更具實證基礎的神經機制解釋.....
當我覺察到自己在帶領時無法有好的同在品質時,就會很快地開始自我撻伐,接著就是進入更用力﹑更努力地想要「Do more, do better」的行動模式。更加上長期使用「弱化自己的不舒服,將做得好的部分視為理所當然」作為self-improvement的策略。
這是首篇採用縱向設計(longitudinal design)的方式,針對這一群受試者進行一段時間的前後測與追蹤比對,研究主要探討:參與正念減壓(MBSR)課程後,大腦灰質濃度有顯著增加?如果有,是哪些腦區出現改變?而這些變化是否與正念(mindfulness)或心理健康(psychological health)的改善有關?研究發現.....
壓力,好像是現代生活狀態的代表之一。每個年齡層都有屬於自己的壓力,既然如此,對壓力有正確的認知就很重要了,本文探討對壓力常見的三大誤解。
本文首先綜覽當前正念與正念減壓的發展狀況。接著,本文詳細說明正念減壓師資培訓中,需要考慮的九個面向。
隨著醫療現況越來越艱困,每年變異的流行病毒株、疾病傳播速度與致命程度也讓醫療人員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醫護、醫療專業人員或是臨床實習生在這樣的環境下,我們已經無法僅以過去優先「照顧好病人」的衝勁工作或是實習,而是有方法能讓自己穩定、有方式隨時調節壓力與不適,保持身心與生活的平衡。
正念減壓課程看起來很簡單,不過是教教靜坐、教教瑜珈、討論一下學習狀況而已吧? 如果你也真的這麼認為,誤會就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