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刊載於《應用心理研究》58 期,以心理學大師亞隆的團體治療為對照,仔細區分正念減壓團體相對於諮商/治療團體的差異。
五層次靜坐是大約45分鐘的完整版練習。五層次的順序是從呼吸覺察開始,接著覺察身體、聲音、念頭與想法,最後是開放的覺察,層層開展。前面幾個對象,我們都有分別引導過的經驗(歡迎參考前面的練習),而最後的「開放的覺察」,又被稱為無選擇的覺察。這個階段並沒有特別選定的覺察對象,一開始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太習慣、或有點陌生,因此一定需要前面的一些基礎。
正念對於我最大的提升與改變,是我可以更正面積極地面對我一直害怕的事情或者我想挑戰的任務。正念協助我正視這個恐懼,我以呼吸調節那害怕的感覺,
在混亂中,做出了很多為難也折磨自己及身邊人的決定,完全無法做好照顧長輩的「使命」。時間久了、身體累了,
我們習慣以「社會我」生存著,每個人同時擁有著許多「角色」。每個角色看起來只是個名稱,但其實蘊含著社會對於該角色的期待,以及角色間的衝突。
對於未來的路,我不知應該如何走下去,未來變得更加複雜,從小孩變大人、從單身變李太太、從社會新鮮人變別人的學姐。我還沒準備好啊,但時間卻壓著我、逼著我必須向前。
原本如同黑盒子一般未知的心理運作,此時我突然可以清楚看見,不論是外在世界或內在世界,都像是下過雨後褪去塵垢的世界,一切都變得清新、鮮明,心也輕盈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