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壓力是群體的事,不是個人的事

你現在的生活壓力大嗎?可以稍微檢視一下自己對壓力的觀點,與面對壓力的方式,
會不會一直躲到手機螢幕裡?
會不會努力想要解決卻又顯得無能為力?
每個年齡層都有屬於自己的壓力,既然如此,對壓力有正確的認知就很重要了。概念不對,要有正確合宜的面對與處理方式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本文探討日常生活中,對壓力常見的四個誤解。
誤解一:壓力是不好的
研究顯示,壓力與成效表現息息相關。學理上把壓力分成三個區塊,
(一) 過低的壓力,此時容易讓人覺得無趣、無聊、無動力,因此很難有成效表現。
(二) 適度的壓力,幫助提高動機、提升專注力,激發潛能,帶來成就,提升自信。
(三) 過大的壓力,容易焦慮、緊張、情緒低落,身心開始有不良反應,對自己或人生充滿懷疑。長期若未妥善處理,就會到處滲透瀰漫,形成嚴重問題。
換言之,不是只要感覺到有壓力就是不好的,成就或進步的都是在壓力下完成的。溫和直視與面對壓力,長期會比迴避/逃避/壓抑來得有效能。另一方面,壓力是變動的,當準備充分時可能會覺得適度,都沒準備就會覺得過大了。
誤解二:壓力是心理狀態
-
失眠、睡眠品質不良
-
容易疲勞、偏頭痛
-
口乾、嘴角皰疹
-
皮膚癢或起疹子
-
心悸、胸悶
-
胃痛、胃口不好、有時會有暴食、感到噁心或嘔吐
-
便秘、腹瀉、頻尿
-
肌肉緊繃
-
反應變遲鈍等現象
.jpg)
誤解三:壓力是個人的事
在職場上,有時候壓力大是不方便說的,因為那好像在說自己能力比較差,也彷彿在公開宣告這個組織不夠優。不可否認地,壓力與能力是息息相關的。
除此之外,壓力的程度跟如何詮釋有絕大的關係。同樣一件事情,甲認為是主管在搞他,這會帶來被威脅與被找麻煩的感覺,非常不舒服;乙認為主管在給他機會,這會帶來迎接挑戰與感謝的心境,有點興奮的希望感。
在這樣的情形下,甲心裡一定會比乙不爽,壓力肯定比乙大很多,配合意願肯定比較低,也會花比較多的時間糾結,無論是對自己、對主管,還是對整件事情,甚至影響其它同仁。
壓力確實是個人的問題,但已經影響團隊運作,因此,壓力也會成為團隊的事情。
誤解四:隨著時間的經過,壓力就會排解了
這是一個蠻普遍的迷思,有時候確實會有這個現象,但大多數情況好像不是如此。有些壓力帶來成就,有些留下痛苦的印記;有些反應在心裡,有些殘留在身體。
學了正念減壓之後,我開始對壓力有更多的發現與認識,深刻體會到如果壓力或不爽沒有妥善處理,它不但不會消失,反而會幻化成各種不同形式,在不同的時空,結合不同的主題衝出來。這反而令人疲於奔命,長期下來也容易導致突發性的崩潰。
因此對壓力有覺察,進而採取適當的方式,溫和地面對、處理、放下、理解其中的意義,是重要的。切勿鴕鳥心態,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。時間會沖掉的也許不是壓力,而是自己的熱情與信心。
結 論
本文檢視四個日常生活中,對壓力常見卻隱微的誤解,也說明:
(2)壓力會影響心理,也會在身體呈現;
(3)壓力不只是個人的事情,也是組織或家庭的事情;
(4)隨著時間的經過,壓力未必會被排解。
文中所描述的四大誤解是拋磚引玉,實際上的誤解可更多喔。
- 〈正念破解職場壓力 邁向職場達人〉華人界第一部!將正念運用在職場上的線上課程
- 延伸閱讀:〈注意力不集中,無法專心做事?讓正念幫你提升專注力〉
- 延伸閱讀:〈從科學角度,更知道如何改善睡眠〉
- 延伸閱讀:〈長期照顧家人,也要能照顧自己〉
(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,讓我們一起尊重智慧產出,如需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