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書是非常實用的正念減壓療法練習手冊,教你一步一步,將正念方法與每日生活結合,借用禪修方法展開身心的療癒。作者為Bob Stahl與Elisha Goldstein。
老師的眼中,總是沒有「應該放棄學習的人」。身為國小老師的我,當然也不例外,所以面對外甥不過小四就放棄英文的情況,格外難忍。外甥平常總是大喇喇,對什麼事都無所畏懼的模樣,偏偏一聽到英語就渾身起雞皮疙瘩,彷彿英語等於凌虐。於是,我主動說要教他英文,便準備好教材,摩拳擦掌……
參與這場靜觀止語的五日旅程,是今年我給自己最棒的禮物,讓我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陪伴自己,徹底地讓身心重新充電,從不知不覺的慣性生活中跳脫出來,對自己有更深刻地覺察,也看見不同的生活可能。
這四位大師對於我們後生晚輩能輕易學習到正念,均有莫大的貢獻。然而除了這四位,當代正念得以發展,還有全球很多師長齊心齊力的付出與推動,有的人很有名氣,有的人沒沒無聞,我們都由衷讚嘆與感謝。
呼吸覺察練習是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正念練習,幫助我們培育不假外求的安穩。無論站著、坐著、躺著都可以做,在搭車、坐捷運、等電梯等等的空檔都可以做。從呼吸開始覺察,是我們最常選擇的入門方式。呼吸,誰不會?是的,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。但是通常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「正在呼吸」,
我和許多夥伴一樣,前兩天都在昏沉中度過,那種昏沉並不是上座後即沉睡的狀態,而是在半夢半醒之間,依稀保有覺察力,知道自己在打瞌睡,耳邊也聽得到指導語。第一天結束時我對自己的濃重昏沉感到非常詫異,因為不久前我才參加了正念進階的練習課程,不論是精神或穩定度都相當好;沒想到五日止語的一開始就讓我遇見了大魔王,這也讓我發現,原來我的身體存在著非常深沉的疲憊感。
當代正念與傳統在許多地方是不相同的,例如:發展歷程、核心目標、進行方式、老師的特質、師生之間的位階、課程對外的呈現方式、參與者的心境等,都跟傳統正念有很大的差異。清楚了解這樣的差異,在面對正念領域的人事物時,將有助於判斷與明辨。
覺察身體,是聚焦在身體變化的感知。溫柔地將注意力停留在整個身體的覺察,領受整個身體的感覺,觀察身體裡或細微、或顯著的變化。如果你坐得比較久一些,酸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都可能漸漸浮現出來。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