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一個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,到現在康復的過程中,我在中心的學習與服務已經6年了。真的很感謝君梅和中心每位夥伴們的支持和信任,讓我慢慢恢復信心,讓我認識什麼叫做選擇權,什麼叫做好好照顧自己,而不是一直壓抑自己,否認自己!
Google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!幫助你創造健康、快樂、成功的人生,在工作、生活上脫胎換骨!
本音檔最獨特的地方,在於發現腦袋瓜的想法在怎麼多,頂多分為四類 : 與過去有關、與現在有關、與未來有關、與想像有關。靜坐時,跟著本音檔的指引。念頭想法紛飛時,簡單分類,輕輕標記,念頭想法自然會少很多,比命名法還輕鬆,很有意思喔。
上課時,他雖然一張臭臉,一樣不上台不配合。午餐結束卻急著回去教室。隔天感冒了,已預約要帶他看醫生,他也堅持不能曠課,要上課不看醫師
這幾年心靈成長的概念有越來越熱門的趨勢,大家開始慢慢對冥想、靜坐與正念有一定的興趣,但大部分的人並不清楚冥想是什麼?冥想與正念有哪些地方不一樣?這篇文章要來解析兩者的異同。
正念練習對許多心理病症很有療效,許多心理專業人士會善加運用,協助病人邁向療育。但正念2500多歲,認知行為治療60多歲,兩者的年紀真的差很多!
讀書時的專心,是專注於思考、理解、組織、記憶,100%的頭腦活動。對身體基本上是沒有覺察的,這般的專注身體經常是緊繃的,也許還會間歇性地憋氣,因此專注之後的身體印象就是累!
很多時候我們對專注力的觀點太過窄化,覺得只有運用在讀書是有意義的。專注要要有最佳發揮不是渾然天成,也不是『本來就應該這樣』,而是有相當條件的。以下說明6個專注力發揮的決勝關鍵。
「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,需要刻意練習。」止語營結束後的回程路上,突然一驚,原來我這幾天就是在身體力行這句話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