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做多件事情很厲害?多工的討論

2021-04-28 胡君梅 執行長
一次做多件事情很厲害?多工的討論

大部分家庭生第一個孩子時,總會讀讀書,參考別人成功的教育方式,我也是。
記得曾經有個家境不好的女學生,英文特別厲害。原來她有一個超級用心的爸爸,會運用她吃飯的時候叫她背單字,騎車接孩子上下學時,把單字貼在擋風壓克力板上(現在的機車已經看不到這種擋風板了)。有創意的父親盡可能地讓孩子一次做兩件事情,其中一件就是背單字。
這故事實在感人又激勵,20多年過了我都還記得。


 

多工時的表面樣貌

像這樣,一次做兩件或以上的事情,叫做多工(multi-tasking),也就是一次做多個任務。這在成人的世界幾乎都是如此,有時候為了訓練孩子贏在起跑點,父母也會幫忙提早訓練。坦白講,多工感覺上真的比較厲害,一次做多件事情,相對於一次只做一件事情,生產力當然比較高。於是電腦畫面一次開好幾個,有A計畫、B作業、C討論、D社群、E遊戲。自己覺得很威,別人也覺得很神。


 

多工時的內在實況一:生產力減少40%

但根據研究顯示,多工的生產力其實沒有自己或別人想像得那麼高,甚至比單工還少40%。因為多工所處理的都是認知性的工作,而大腦對認知性的工作,一次其實只能做一件事情。

 

奇怪了,為什麼我們感覺可以一次做多件呢?

那是因為切換的速度很快,快到沒覺察。概念就像卡通是由好多好多幅畫所組成,不但看不出來還感覺是連貫的,原因就在速度。因此,雖然電腦開了五個畫面,看起來好像可以同時進行,但實際上只是不斷地快速切換。由這裡就可以明白切換次數越多、速度越快,大腦能量耗損得越厲害。


 

多工時的內在實況二:把大腦搞得很累

大腦每次切換到不同狀態時,假如A-B-C三個任務之間切換,腦中的記憶是會殘留前一項,例如A-B時,會殘留A任務的訊息。但A任務的訊息對B任務是不需要的,因此在切換之際,殘留處理的時間與精力其實是浪費了。然後也需要花更多的力氣集中注意力到B任務上。如果沒多久又切換到C任務,那麼相同的「浪費與集中」又需要再做一次。當切快的速度越快且頻率越高時,影響就更大了。


 

多工時的內在實況三:進入假象 

不斷切來切去帶來的影響,就是損害大腦的認知能力。研究顯示長期大量多工者:
    (a) 在單一專注重複的任務上表現是不好的。

    (b) 對於抵抗分心的能力比較弱。

    (c) 從不攸關的訊息中找到攸關資訊的能力也比較差。

這些,都是我們曾經誤以為長期大量多工者所擅長的能力,而他們自己很可能也如此相信著。但,這些已經被證實是假象了。可以確定的是,大量多工者經常容易疲憊。



一次做多件事情很厲害?多工的討論。最新的大腦研究顯示,多工讓大腦的運作更吃力、更沒效能、壓力更大。正念訓練減少多工的虛耗。
 

調整多工的正念小秘訣

了解多工有這麼多問題後﹐怎麼辦咧?人在江湖身不由己,就是很多事情會同步過來啊,例如:正在回email時有電話來。
這裡分享7個正念小秘訣:

  1. 當在切換不同頻道時,自己要清楚知道「我正在切換頻道」,也就是帶著覺察切換頻道,而不是慣性地切換。

  2. 切換頻道時,覺察內在真實的狀況,身體的感覺、心裡的感受,需要時給自己一些調節,例如深呼吸、喝水或伸展。

  3. 分辨哪些多工是無法避免的(例如:來電),哪些是可以避免的(例如:LINE、FB、IG、Wechat等)。

  4. 如果LINE或Wechat是一定要看的,忙碌時,試著只看一定要看的,而不是一開就全看

  5. 練習將無可避免的多工放到後面順位,休息時調劑身心用,學習減少無謂的多工

  6. 執行重要任務時,讓自己準備好專注,盡可能地主動減少多工,而不只是被動期待別人配合

  7. 多多練習正念,在練習的過程中,可以覺察到多工真的比較累,自然就會少做了。


 

結 論

多工是個假象,不但比較容易累,生產力與效能都會大打折扣。減少多工,專注力提升、抵抗分心的能力提升,生產力與效能都會跟著提升。

 

如果你是老闆,試著問:「你現在方便討論嗎?還是等你告一個段落?」,而勿理所當然地一直打斷員工的工作。讓員工有些專注的時間與空間,績效會更好。

如果你是家長,可別老叫孩子一次做多件事情,因為你正在訓練他沒效率。

如果你是慣性多工者,試試一次只做一件事情,即便只有25分鐘的專工,都比一直開放多工好。

好好享受一次做一件事情,以及它所帶來的生產力吧。


 


(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,讓我們一起尊重智慧產出,如需轉載,請務必註明出處喔)

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