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情不好時,錯誤的問句,導致心情更不好。不開心的時候,非常容易落入生活的慣性模式。對大多數人而言,面對不爽時,最容易出現的慣性,就是心中不斷嘀咕「為什麼?」。
市面上許多書籍、課程、文章,都是為了「情緒調適」、「情緒管理」而生,看在許多人眼裡,可能會有個困惑:「有這麼困難嗎?去打打球、運動一下就好啦,大不了就不要想太多了嘛!」或是「我好像都沒什麼太負面的情緒!這應該不是我需要擔心的事?」如果你也曾浮現過這樣的問題,那往下看,我們一起來好好認識情緒,這個會對我們的生活品質、關係品質、甚至工作品質,極具影響力的存在吧。
你知道為什麼對於許多身心疾病的患者,諸如:憂鬱症、焦慮症、恐慌症、……等,會推薦他們來學習「正念」嗎?正念為什麼可以療癒疾病?正念減壓課程發源自美國的醫學院裡,從一開始就跟醫療、醫學密切相關……
你上次感到開心、快樂是什麼時候呢?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內心有什麼想法,還是對這個感覺有點陌生。也許,你不是真的不知道,而是不開心太久了。不開心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,但長時間的不開心會造成心理和身體很大的負擔。那麼,到底為什麼我們會不開心?
從正念的角度看,情緒是好朋友,不是敵人。情緒好像郵差,捎來一些訊息,不論這樣的訊息我們喜歡或不喜歡。但它的存在,就已經表示一些意義,需要我們適度地關注。
快樂的人從來不會是跟自己失聯的人。與自己失聯,意味著不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,不明白自己的感受,一切矇矇的。與自己失聯的人總是會感到孤立無援,對自己無感,自然對他人也無感。這會導致很多問題,最嚴重的就是自傷與傷人。
當我們遇到挫敗或事情不如意時,難免會悶悶不樂,有憂鬱的情緒,因此憂鬱情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之一。但如同天氣,一天的陰雨並不會造成重大影響,連日暴雨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災害。如果憂鬱的情緒過為嚴重,持續的時間過久,無法拉回甚至失去控制,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上身了。
臨床上受憂鬱症所苦的個案,在憂鬱症發作時的共同經驗是:好像被整個世界遺棄,強烈的孤獨感,無法感受到外界的任何連結。深陷在負面的想法迴圈,在腦子裡不停的自我攻擊和自我打壓。越努力逃避和擺脫這些感覺,反而越陷越深,感覺做甚麼都沒用,這樣的憂鬱狀態永遠不會結束,自己永遠不會變好,未來沒有任何希望!
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到2030年憂鬱症會是造成全球社會經濟負擔第一名的疾病。隨著國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增高,社會大眾慢慢理解罹患「憂鬱症」是生病,但也因為理解的程度不一,容易把「憂鬱情緒」和「憂鬱症」混為一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