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情不好時,錯誤的問句,導致心情更不好。不開心的時候,非常容易落入生活的慣性模式。對大多數人而言,面對不爽時,最容易出現的慣性,就是心中不斷嘀咕「為什麼?」。
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,最普遍的用詞就是「壓力」了。廣義來說:當我們在乎的人、事、物發生變化時,就有可能會產生壓力。當你感受到壓力大,卻沒有好好面對這個問題,只是慣性拼了命壓抑感覺來完成目標、或一直鴕鳥心態,對於身心發出的警訊都視而不見,一旦壓力感超過自己能承受的臨界點時,平衡系統就會瓦解崩潰,身心的疾病也就跟著找上門了!今天要教大家如何用正念覺察來如實承接和轉化壓力,不壓抑情緒、不閃躲壓力,也不假裝沒事,即使壓力大也能夠好好地照顧自己。
我們如何面對不開心,幾乎都是出於慣性。但既然是慣性,就會很迅速,跳過思考,不容易被覺察到。因此很少人會在這裡停歇,仔細瞧瞧自己是如何面對不舒服或不開心的狀況,大多視為理所當然。
快樂的人從來不會是跟自己失聯的人。與自己失聯,意味著不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,不明白自己的感受,一切矇矇的。與自己失聯的人總是會感到孤立無援,對自己無感,自然對他人也無感。這會導致很多問題,最嚴重的就是自傷與傷人。
從一個憂鬱症和焦慮症患者,到現在康復的過程中,我在中心的學習與服務已經6年了。真的很感謝君梅和中心每位夥伴們的支持和信任,讓我慢慢恢復信心,讓我認識什麼叫做選擇權,什麼叫做好好照顧自己,而不是一直壓抑自己,否認自己!
剛開始練習正念時,根本做不了幾分鐘。一下子就有念頭想法跑出來,身體也不舒服,雙腳常發麻。根本無法享受所謂的專注當下,總是被身體的不舒服和來來去去的念頭,弄得更加煩躁不安。不過課堂上君梅一直告訴我們,試著與這不舒服同在一下下,允許念頭的來去,把它當作是訪客,歡迎光臨! 不管它是開心的、悲傷的、恐懼的、害怕的,就把它當作是訪客,不急著趕它走,允許它來、停留、離開。
八週正念減壓課程結束後,我留下來當志工,舉凡中心的任何活動我都參加,包括規律地參與玉如帶領的團練,好讓自己一直保持與正念有連結。團練,是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很特別的傳統,據說從2011年君梅的第一個對外正念減壓團體結束後就開始了,當時都還沒有華人正念減壓中心這個機構。團練僅開放給上過正念減壓課程的夥伴,保持一起練習的動能。早期是每個月一次,後來調整為每周一次,然後再改為兩周一次。為擴大服務,2019年開始,從實體改為線上。
和解很重要,無論是跟自己、他人、這個世界或我們的人生和解。因為人生有不少狀況,會讓我們產生例如:痛苦、怨恨、憤怒等,很多複雜的情緒。所以,當我們提及「和解」、「和平相處」或「修補關係」,有一些層面是非常重要,值得去探索的。
很多時候我們對外的和善,是害怕得罪、想討好、希望在別人心中留下某種形象。在這種情況下,回家面對家人或是獨處時,又是另一個世界。這不能說是EQ好,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在外面撐得很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