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靜坐時很容易「腰酸背痛」或「腿麻」嗎?你靜坐時常懷疑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嗎?如果你是從很多靜坐的相片,來學習靜坐的姿勢,那很可能是錯得不知不覺哦!在靜坐時,對的姿勢,才能帶來安穩放鬆的感覺,更有效提升靜坐的效能。如果你想開始正念、冥想、靜觀或靜坐的練習,一些基本的概念跟做法,還有很重要的注意事項,本篇文章一次跟你說清楚。
你知道一個人在一天裡可以想到幾件事情嗎?依照科學家計算的結果顯示,每個人每天腦中會有 6200 個念頭浮現!這個結果不禁讓人聯想:我們有多麼容易分心?經常性且難以控制的東想西想,表示專注力不足,生活與工作的壓力也會比較大,甚至影響睡眠品質。面對這樣的現象要如何克服呢?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方法:靜坐。
五層次靜坐是大約45分鐘的完整版練習。五層次的順序是從呼吸覺察開始,接著覺察身體、聲音、念頭與想法,最後是開放的覺察,層層開展。前面幾個對象,我們都有分別引導過的經驗(歡迎參考前面的練習),而最後的「開放的覺察」,又被稱為無選擇的覺察。這個階段並沒有特別選定的覺察對象,一開始可能會讓你覺得不太習慣、或有點陌生,因此一定需要前面的一些基礎。
覺察身體,是聚焦在身體變化的感知。溫柔地將注意力停留在整個身體的覺察,領受整個身體的感覺,觀察身體裡或細微、或顯著的變化。如果你坐得比較久一些,酸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都可能漸漸浮現出來。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
本音檔最獨特的地方,在於發現腦袋瓜的想法在怎麼多,頂多分為四類 : 與過去有關、與現在有關、與未來有關、與想像有關。靜坐時,跟著本音檔的指引。念頭想法紛飛時,簡單分類,輕輕標記,念頭想法自然會少很多,比命名法還輕鬆,很有意思喔。
呼吸覺察練習是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正念練習,幫助我們培育不假外求的安穩。無論站著、坐著、躺著都可以做,在搭車、坐捷運、等電梯等等的空檔都可以做。從呼吸開始覺察,是我們最常選擇的入門方式。呼吸,誰不會?是的,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。但是通常當我們會注意到自己「正在呼吸」,
我在心中默默地許下目標,希望今年止語營的靜坐時間能比去年更長。靜坐時,領受身體的變化,呼吸進出身體,念頭想法紛飛,有時昏沈嗜睡,有時腰痠腿痛。嘗試帶著中性的態度去觀察,不立即推開或抵抗這些感覺,體驗所有的感覺,都經歷升起、停留、轉換、消失的過程,即便是腿痛也不會定著不變,伴隨呼吸進出身體,可以感受疼痛的程度以及範圍,也在不停地轉化,有時增強,有時稍減。
聲音覺察的練習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日常生活中,「聲音」對我們的影響有多麼無形且巨大。愉悅的聲音能讓你感受到快樂,吵雜的噪音可能讓你感到煩躁,可見聲音對於身體、情緒與想法的影響是相當快速的。我們也很容易因為聲音的語調不同,而不知不覺地編起了故事。例如今天你跟同事打招呼時,他用了比較平淡的語氣回應你,你可能會猜測,他是不是心情不好?或是,他是不是不太想理我?甚至,他是不是討厭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