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不著很常見,光是台灣,就有超過78萬的失眠人口,而且一年就吞掉超過9.2億顆安眠藥,用藥量高達亞洲第一。但我們難道沒有除了藥物療法以外的方法嗎?當然是有的,本文將為你介紹兩大不靠藥物也能改善失眠問題的方法。
2019年國際奧運委員會發表對於頂尖運動員心理健康議題的指引,發現運動員的心理疾病盛行率將近45%。他們承受了極大的壓力,無論是賽事本身的壓力,或者是自我的期許,甚至是整個國家人民的期待,甚至傳統的運動員形象會有強壯且勇往直前的刻板印象,於是運動員的心理困擾變成無法說出口的秘密,更有可能成為壓抑著連選手都不見得覺察到在隱隱作痛的傷口。
有沒有什麼壞習慣是你明知道不好,想停也停不下來的?抽菸?喝酒?喝飲料?吃甜食?吃宵夜?讓《渴求的心靈》來告訴你,每一個壞習慣背後,心靈所渴求的到底是什麼,喝飲料的當下你是想要喝這杯飲料,還是你那未曾發掘的內心深處,偷偷利用飲料中的糖分來掩蓋住現下的壓力?就像某些癮君子說的
正念是培養覺察能力,察覺到自己的慣性、是否被困在過去與未來,接著帶著開放、接納、非評價的心,透過將注意力帶回當下的身體感受,讓身心達到平衡與穩定。選手在賽場上可能卡住的時刻……首先,要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或想法被困在了過去或未來(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上述情境與想法可能自己沒注意到,但卻正在發生),然後深吸一口氣,透過平常的正念練習,將注意力焦點放在習慣的身體部位,問問自己: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?
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,運動員要面對嚴苛的訓練以及困難的挑戰,不管在身體或心理上都會有強健的素質,但也緣於這個想法,使得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常被低估,甚至運動員本身擔心類似的偏見而躊躇不敢尋求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