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葉懷佩(Andrew)老師
專長:MBSR中文、英文教學
學歷與專業背景
-
現任:華人正念減壓中心 合格正念減壓老師(中英文)
台灣清華大學IMBA正念減壓課程帶領者(中英文)
ICF/BCC 認證教練(中英文)
- 學歷:
-
2000-2004: 布朗大學 B.A. (Public & Private Sector Organizations)
-
2007-2009: 伯克利音樂學院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Certificate (Songwriting)
-
2021-2022: Robbins-Madanes Coaching Institute Coaching Training
-
2022起: BCC Board Certified Coach
-
2023起:ICF ACC Associate Certified Coach
-
-
工作經歷:
-
2004-2007: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研究助理
-
2009-2023: 杰威爾音樂旗下藝人以及製作人;發行歌曲50首,以歌手身分發行7首單曲;合作藝人包含范瑋琪、梁心頤、炎亞綸、鍾漢良、林宥嘉、蕭煌奇、張信哲、閻奕格、袁詠琳等。
-
正念受訓經歷
-
完成華人正念減壓中心 正念減壓(MBSR)師資培訓
- MB1 基礎觀摩培訓
- MB2 練習與探詢基礎培訓
- MB3 教學密集訓練
- MB4 團體督導
- 個人打坐時間超過3000小時,從2011現今維持每天打坐的習慣,幾乎沒有斷過。
正念授課經驗
-
台灣清華大學 IMBA 正念減壓課程(英文授課)
正念對Andrew的意義
觀察力
正念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觀察力。先從對自我的觀察,慢慢延伸到對他人的,以及對當下環境的觀察。這個觀察力的提升,我發現在各種大大小小的地方都有好處。
1). 能讓我比較好地照顧自己,因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,也看到更多適合照顧自己的選擇。
2). 能讓我更懂得如何愛人,因為開始覺察到更多他們的需求,以及希望被滿足的方式,就算沒有開口。
3). 能讓我在做事情變的更有效率,更有彈性,因為更能觀察到事情的走向,項目未言明的需求以及自己的角色。
建立更友善的關係
與不舒服的關係
從以前到現在,我在家庭和朋友中常常扮演類似“諮詢師”的角色:調解、傾聽、解決問題。從外表來看,我似乎非常平靜,能輕鬆應對負面情緒。有很長一段時間裡,我也相信了這種說法,認為自己確實如此。然而,我後來發現自己其實經常用壓抑的方式克制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,也常常用迴避忍耐的方式閃開與不舒服的人相處。
透過正念的練習,我看到了這種對他人不舒服的迴避,其實是來自於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對「不舒服」。大量地正念練習讓我清楚看到:人生很多的不舒服不可避免,但跟這些不舒服的關係,是可以變的,可以更友善些卻又不需要迴避。而關係的正向轉變本生就有療癒的效果,無關乎現象有沒有改變。
與未知的關係
在練習正念的過程中,我發現慢慢有一種信任與信心開始被建立。這個信任不是建立在預知上,而是建立在覺察上。隨著正念覺察的培養,更能觀察到當下適合做什麼、不適合做什麼,如何照顧好自己、如何照顧好他人。而這份對覺察的信心,讓我對未知的恐懼漸漸降低。
與人的關係
正念讓我對家人、對路人、對工作夥伴、對自己的關係,都變的更加友善。最重要的發現是,雖然自己還是會有逃避、不敢面對、或急著解決問題的時候,但對於這些狀況比較有覺察,也比較能對於自己這些習性保持友善。
而當我能更友善的面對自己的起起伏伏,久而久之也能更友善的面對他人的起起伏伏。雖然有的時候好像只不過多了一點願意與友善,少了一點逃避,壓制或急著解決,但我發現:差一點差很多!
慈愛力
不管是每次練習結束時做的「慈心靜觀」,或是正念減壓課程中的大慈心練習,我發現做完後,常都會感受到溫暖和喜悅,與全世界連結的感覺。透過這些練習,一次又一次地被提醒:愛,隨時都可以給出,就算只是心裡默默的祝福。而大家最底層對平安、健康與快樂的渴望,其實跟我一樣,這更讓我體悟到自己跟大家有密切的連結,也跟大地萬物擁有深度的連結。愛,因著看到連結而開展落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