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開課數百人爭取,臉書、高盛、麥肯錫紛紛引進,他們這樣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!
那天,我去台東的學校上課,從台北過去,給學生上3個小時的正念課。我知道路程很遙遠,但也知道如果我不去,他們就更沒機會接觸到正念了。在東部好山好水的環境中,不被看到的是經濟的匱乏與升學競爭力不足等因素下,這群青少年們要更努力,更勇敢地承擔自己、學業和家庭的需要。在青少念的狂風暴雨期要面對許多壓力,真的非常不容易。短短三小時的正念課,可以在他們生活中留下什麼?
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,運動員要面對嚴苛的訓練以及困難的挑戰,不管在身體或心理上都會有強健的素質,但也緣於這個想法,使得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常被低估,甚至運動員本身擔心類似的偏見而躊躇不敢尋求幫助。
覺察身體,是聚焦在身體變化的感知。溫柔地將注意力停留在整個身體的覺察,領受整個身體的感覺,觀察身體裡或細微、或顯著的變化。如果你坐得比較久一些,酸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都可能漸漸浮現出來。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
正念對於我最大的提升與改變,是我可以更正面積極地面對我一直害怕的事情或者我想挑戰的任務。正念協助我正視這個恐懼,我以呼吸調節那害怕的感覺,
很多時候我們對外的和善,是害怕得罪、想討好、希望在別人心中留下某種形象。在這種情況下,回家面對家人或是獨處時,又是另一個世界。這不能說是EQ好,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在外面撐得很辛苦。
這幾年心靈成長的概念有越來越熱門的趨勢,大家開始慢慢對冥想、靜坐與正念有一定的興趣,但大部分的人並不清楚冥想是什麼?冥想與正念有哪些地方不一樣?這篇文章要來解析兩者的異同。
截斷壓力循環,讓頭腦暫時斷線,準備接收新靈感。
當代正念的兩大根基,一個是科學研究,一個是止語靜修營。卡巴金先生在醫院發展出當代正念,科學研究提供了存在的必要基礎。止語靜修營(silent retreat)則協助當代正念有根,不至於太漂浮。對我而言,這些根是非常重要的,重要性不亞於師資培訓。因此在2014年,我就邀請Bob於2016年來台灣,並且在2015年,邀請釋自鼐法師帶領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