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在慢性疼痛治療的介紹和應用

2022-06-17 鄧惟濃 台北榮總麻醉科主治醫師
正念在慢性疼痛治療的介紹和應用

你深受慢性疼痛的困擾嗎?慢性疼痛,不僅帶來身體的苦,也會影響心,讓身心都備受折磨。除了用藥物治療,在國外,運用正念減壓來幫助慢性疼痛患者的方式早已行之有年。而在台灣,受台北榮民總醫院鄧惟濃醫師的邀請與宋俊松主任的支持,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自2020年起就在榮總,展開專為疼痛病患的正念減壓課程,持續至今。本文為台北榮總麻醉科主治醫師 鄧惟濃醫師撰寫,將就學理與科研的層面,為大家說明正念在慢性疼痛治療的介紹和應用。

 

為什麼會有慢性疼痛?

慢性疼痛是現代越來越常見的問題,在已開發國家中,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飽受慢性疼痛之苦,主要來自於背痛、關節炎、外傷、頭痛、癌症、心臟病、纖維肌痛症、腹部疾病(胰臟炎)、免疫疾病等。
 

產生慢性疼痛的原因

急性疼痛是對受傷的直接反應,是身體內建警示系統的一部分,提醒自己應該照顧受傷的部位,而慢性疼痛是持續六個月以上的疼痛,即使受傷的部位已經痊癒,但疼痛仍舊持續,這是因為神經系統回饋疼痛的方式改變,抑制神經傳導的機制消失或失調,導致疼痛訊號的神經迴路長期處於高度活化的狀態。
 

慢性疼痛帶來的影響

疼痛,導致身體自動化地全面自我防衛,因此一個地方的痛,會激發全身性地緊繃,身體重複出現的痛,幾乎無可避免地導致心理壓力,回過頭再固化身體的痛。身心的惡性循環,可能導致焦慮、憂鬱、憤怒與慢性疲倦,使生活品質下降、工作力降低,這些因素加上治療所需之高額費用,導致驚人的社會影響與消耗社會成本。

 

什麼是正念(mindfulness)?

正念疼痛管理(Mindfullness-based pain management)源自美國麻州醫學中心大學卡巴金博士(Jon Kabat-Zinn),是藉由學習對身體全面覺察的能力,打破對壓力的慣性反應,來建立正念面對疼痛的能力。「正念」的意思是活在當下並接受與擁抱當下的感覺,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,特別是容易緊張的人或疼痛病人。現代人緊張的生活型態,讓人處於交感神經高張的狀態,而正念就是一個幫忙加強副交感神經,舒緩交感神經緊張的方式。

正念練習的七大原則是非評價、接納、信任、耐心、非用力追求、放下、回歸初心。從身體覺察練習入手,透過不斷的實做,讓病患以一種非評價的態度,覺察到身體各部位的真實感受。對患者而言,從練習中體會身體除了痛之外,確實也還存在著其他各種不同的感覺。如此一來,病患得以與身體建立起新的連結。練習的工具包括身體察覺、呼吸練習、啟動同在模式、溝通及聆聽、藉由事件紀錄來了解身心感覺的連結、學習配速與訂定目標計畫、打破對壓力的慣性反應等。

延伸閱讀:〈正念是什麼?降低焦慮、提升專注的超強療癒法!〉

 

正念對慢性疼痛有什麼幫助?

在正念練習之下,減輕神經系統惡性回饋的效果,能將疼痛放大的效應減輕,進而減低慢性疼痛對身心的影響,改變大腦結構,增強與自我控制、注意力相關的灰質區,舒緩製造壓力賀爾蒙的區域[1],使疼痛不再這麼強烈。並可以改善工作記憶、注意力與反應速度,強化身心的韌性與彈性、改善情緒智商、有效對抗焦慮、壓力、憂鬱疲倦等,讓病人能夠重新主宰自己的生活,不再被慢性疼痛控制[2]。研究顯示,正念可以將疼痛的不愉悅程度減少57%,疼痛強度降低40-70%,甚至相較於嗎啡類藥物,更能有效舒緩慢性疼痛[3]。「正念練習」幫助開發自己內在擁有、卻長期被忽略的能力,溫柔疏導這股負面能量,發展對疼痛有更多元的對待方式。即便在疼痛時,仍然能照顧好自己。

延伸閱讀:〈正念減壓對慢性疼痛的幫助〉


 

本文刊載於「醫療大百科」,經鄧惟濃醫師同意,全文轉載。

 

參考文獻

1.Zeidan, F., et al., Brain mechanisms supporting violated expectations of pain. Pain, 2015. 156(9): p. 1772-85.
2.Brown, C.A . and  A.K. Jones, Psycho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improved mental health in patients with musculoskeletal pain after a mindfulnessbased pain management program. Clin J Pain, 2013. 29(3): p. 233-44.
3.Baker, A.K. and E.L. Garland, Autonomic and affective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opioid craving among chronic pain patients. Exp Clin Psychopharmacol, 2019. 27(1): p. 55-63.

 


 

TOP